7月份,长炼航煤月产量突破20000吨,创历史新高,较好地满足了市场需求。
同时,项目也为促进三方共同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他表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将在合作中充分发挥作用,促进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库热西买合苏提转达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对中国石油全体干部员工的问候。他希望中国石油加快在疆各个项目的工作推进,助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希望合作三方充分利用好这一新的平台,紧密协作,树立起中央企业与地方政府、兵团间合作的典范。周吉平感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长期以来对中国石油各项业务的支持。自治区大力支持石油石化业务发展,努力创造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条件和环境,全力以赴配合新疆大庆建设。
他说,红山油田三方合作意义重大,是中国石油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造福新疆各族人民的实际行动自治区大力支持石油石化业务发展,努力创造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条件和环境,全力以赴配合新疆大庆建设。炼油业也是如此,大家现在都在说油价太高了,但原油的成本这么高,炼油业还是经常出现整体亏损。
我国电力等资源性产品价格低,首先因为它们存在着历史欠账。此外,天然气的气源成为一个问题,气田的投入越来越大,使天然气的价格改革迫在眉睫。我国电力行业的投资回报,连银行贷款利息都不够,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这种资本根本就不应该进来。充分竞争就意味着新增的同时也是过剩的。
为什么说低?探讨我国的能源价格水平究竟高不高,不能从感觉出发,不能从消费者的心情出发,而要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同时,如果一部分发电企业死掉,我们的供应是不是还要保障供应,就不好说了。
同时,整个电力行业的投资回报率非常低,发电企业有时全面亏损,效益稍好的电网企业也往往只有百分之一点几的利润率。周大地对盲目崇拜自由市场经济、认为自由竞争就能带来高效、带来低价的观点非常反感,在他看来,要在资源性产品的公益性质与市场化之间取得平衡,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从事能源经济政策研究长达几十年,周大地头衔众多,为了称呼上的方便,大家往往直接叫他周老师。这一新机制会为油价调整带来哪些实质性的改变?周大地:现在的油价调整确实存在周期过长的问题。
我国的能源价格不是太高,而是过低。然而,即将浮出水面的改革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推进了十二五建立健全能够灵活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目标?我国能源产品的价格到底是高还是低?改革是否就意味着涨价?面对公众对垄断问题的普遍质疑和新保守主义将公益产品全部市场化的思潮,政府决策层和利益攸关方又该如何抉择和回应?对这一系列问题,周大地显然有自己成熟的看法,在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的办公室里,他与本刊记者一聊就是一个多小时。但人家就不让你去,不是有没有,是你要不要,要就是这个价格。美国加州曾经搞过一次竞争上网的电改,结果差点把电网搞破产。
目前的电价改革更多时候是一种不得不改、保证大家暂时饿不死的无奈,能源产品的价格改革不应成为宏观经济的调控手段。届时,新机制将会把定价周期缩短到10天,4%涨幅条件也会变更。
现在大多数情况是从需求出发,没有一个系统的研究和设计。天然气价改:尚未完全到位《能源评论》:据悉,天然气定价机制改革方案在经历广东、广西两地的试点后,有望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现在我们一讨论,包括听证会,都是用户是否可以接受的问题。其次,电价管理部门特别害怕老百姓的舆论,谈到垄断、国企的特殊地位,他们有点犯忌,电价调整很难朝着供需平衡的合理化方向进行,这几个方面是脱节的。我个人认为,首先,我们的管理体制存在许多弊端,往往是各管各的,很多时候不能把这种总体、系统的问题放在一起讨论。现在这种电价调整,属于不得已而为之,不调就亏损,不调电力设施都不能充分应用了,发电亏损,不愿意多发。从电价、油价到气价,其实根本的问题只有一个:能源类公益产品应该如何市场化。在我看来,好的电力定价机制的形成不一定非得靠所谓的竞争才能实现。
6月14日,从方案酝酿到实施历时4年的居民阶梯电价改革方案,在经历了一场全国有史以来最大范围的听证会后终于有了结果,新方案将在7月初正式试行。《能源评论》:这种局面短期内有没有办法改变?周大地:这确实需要我们非常认真地系统研究,虽然大家都在炒电价,但国内对电力价格的系统研究非常不足。
然而,他并不以此为意,一面认为像能源产品这样的公益性产品价格不能成为暴利,一面却坚持探讨我们的能源价格水平究竟高不高,不能从感觉上出发,不能从消费者的心情出发,而是要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一直以来,我们以保供为第一政治要求,只要不赔本就行,大多数时候的调价是再不调就没有人再投资、投资就要出问题的情况下进行的,而不是从解决投资回报等所谓能源企业的深层问题来调价。
如何看待最近在网上热炒的魏桥电厂这样的发电公司?周大地:任何一个普通电厂,不管它是什么样的,如果它能够真正保障当地用户的用电需求,而当地用户也愿意接受它的供电条件,这个电厂本身的技术标准、环境标准又是合理的,那我觉得中国确实也应该让人做这个事。《能源评论》:怎样理解我国能源价格水平属于补贴性价格?周大地:补贴分为两类,一类是明面的定点补贴,比如说北京市出租汽车的补贴,一辆出租汽车现在一年要拿一万多块钱的补贴。
同时,据有关专家透露,新成品油定价机制方案也已确定,一直在等待时机推出。当然我也可以很认真地来审核电力公司的投入是不是虚报了,这方面还是可以做到的。虽然公益性的能源行业特别是电力不应成为所谓的暴利行业,但也绝对不能变成无利行业。即使达到供大于求,最后一些电厂就有可能死掉了,这样一来,用户侧的社会成本虽然没有看到,可供应侧就很明显了。
这时供电方就开始比较成本,成本里面有很多问题,比如新盖的电厂要还贷,成本肯定比较高,而一个老电厂贷款早就还完了,只有燃料成本,它虽然落后也可能竞争力强。如果做不到连续供应,就得让别人来。
在一个供大于求的状态下,承认目前所有供应主体都符合各种环保、节能的要求,这种竞争是合理的。我们知道,出租汽车是高档交通工具,凭什么坐出租汽车的这些人,让大家交税补贴你?所以说这类补贴应该拿掉。
此外,天然气十二五规划与天然气定价机制改革方案,在经历广东、广西两地的试点后,新的定价机制也有望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即使我们说它是热电联供、余热利用的,能不能保证周边用户独立形成一个电网,而且既能够保证电价便宜,还能有充分的电力供应?事实上它做不到。
第一,国内原油这一块成本明显高于国际的平均成本,因为中国的开采条件差,啃骨头的油田都在干,国外是肥肉的油田还没来得及开采。我觉得这样很好,根据这一年的运营情况,该调就调,该高就高,该低就低。《能源评论》:在您看来,电价与垄断没有必然的联系。我们现在要用国内原油的利润去补成品油的亏损,有人说,国内原油钱挣得多,国外原油的开采成本没那么高。
能源价格:不是太高,而是过低《能源评论》:能源价改是您一直关注的一个话题,最近政府也有一些新的政策出台,您如何看待我国目前的能源价格水平?周大地:能源价格这个事比较敏感。如果它有这么大的调控能力,它的余热利用或热电联供就不能稳定运行,就不符合我们的技术标准。
但请大家不要忘了,周期短不等于价格低,因为油价高低核心取决于国际油价的升降。只是说反应会迅速一些。
你看香港电力、中华电力它也不是说非要打成一锅粥地去竞争,它有很好的定价原则和一个保证电力投资有合理回报的机制。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国际油价一下从147美元每桶跌到40美元不到,后来又一下涨到120美元每桶,这个涨主要是靠中国以及其他新兴国家的需求拉动。